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連日來,全國多地氣溫不斷攀升,驕陽炙烤著大地,“烤”驗著眾多項目一線建設。貴州建工十一建的建設者們無懼“烤”驗,迎戰高溫以如瀑的汗水確保工程穩步推進,用烈日下的堅守和奉獻,踐行貴州建工人“善作善成 勇于挑戰”的責任與擔當不同項目現場的機械轟鳴與勞動節奏交織匯聚,如同一個個躍動的音符,奏響了高溫下的建設奮進曲。

奏響保障民生改善之聲

0拼圖四張1.jpg

在十一建助力城市更新的建設過程中,面對酷暑“烤”驗,各項目部高溫堅守有“涼”策,工程建設不“減速”。項目部通過增派專業技術人員,推行“網格化+樓棟包保”、按樓棟辨識危險源并公示責任人設置專職安全員每日巡視打卡牌、語音警示提示喇叭等創新安全管理方法全力筑牢安全防線。同時堅持把“工人關愛行動”融入安全生產全環節,通過采取錯峰作業、配備防暑降溫物資、持續改善施工環境等舉措,蹄疾步穩推進項目建設,全力保障“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

建設現場鋼筋碰撞發出清脆聲響,與混凝土攪拌的厚重聲相互呼應,勾勒出城市新形象的輪廓,奏響保障民生改善的時代音符。

在南明區車水路周邊城中村改造項目,日均超300名工人正協同作業,目前,該項目累計完成產值約2.1億元,項目整體形象進度已達30%。

在水岸·星月灣項目的施工現場,目前日均有120余名工人作業,累計完成產值約1.7億元,約完成總體進度的22.7%。

白云區麥架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每日約230名建設工人,正在進行8棟樓同時施工,目前,幼兒園主體結構已封頂,累計完成產值約5200萬元,約完成總體進度的8.6%。

在中曹司片區城中村改造建設項目,日均200余名工人在現場協同作業,截至目前,累計完成產值約6000萬元,完成項目總進度約15%。

 

譜寫綠色發展之聲

0烏魯木齊新1_副本_副本.jpg

0烏魯木齊3_副本_副本.jpg

走進烏魯木齊連綿的群山中熱浪裹挾著空氣撲面而來,十一建中能建投烏魯木齊50萬千瓦風電項目(C區)的130余名建設者依舊堅守在施工一線。烈日下挖掘機、推土機、鋼筋滾絲機混凝土泵送機等各類機械轟鳴,各項作業有序進行,施工現場一派忙碌景象。

面對新疆炙熱天氣的“烤”驗,為確保施工人員安全,項目部積極采取高溫錯峰的組織措施,避開中午高溫施工,采用兩班倒搶抓有效施工時間;現場設置移動休息棚、茶水亭,管理人員24小時輪流值守,及時解決問題,最大程度保障人員安全和施工安全。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檢修便道31.6千米,完成風機基礎澆筑13個、吊裝平臺16個,總體進度達到86.4%,累計完成產值約9543.8萬元。在全體一線建設人員100%的熱情投入下,項目建設向竣工節點發起全力沖刺,奮力打響了十一建助力綠色發展的新節拍

 

傳遞城鄉聯通之聲

0公路圖片拼圖1..jpg

來到十一建宣漢縣X115、X110(隘口鄉木龍村至慶云鄉土堡村通川區界段)美麗鄉村路項目建設現場,針對連日的高溫,項目部通過采取延時開工、調整作息時間、搶抓早晚涼爽時段施工等措施,同時保障工人飲用水供應,并配齊防暑降溫藥品等物資,全力確保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目前,該項目舊路面破除完成、拌合站搭設完成、邊坡土石方完成95%、路基換填完成90%、路基初平完成30%,總體進度完成約30%。在如火驕陽的炙烤下汗水浸透了延綿在道路施工一線建設人員的衣衫,卻澆不滅他們鋪就鄉村振興通途的熱情。十一建項目全體人員通過積極參與美麗鄉村道路的建設,將發展的活力送入深山、送入村落,唱響了十一建助力城鄉聯通的蓬勃之聲。

 

激蕩產業發展之聲

0效果圖.jpg

日前,十一建緊密契合貴州省“大健康產業”的戰略部署,以1.86億元成功中標安順高新區天龍中藥材倉儲物流基地建設項目,將助力地方經濟新發展。該項目總建筑面積達60965.6平方米,工期為730天,涵蓋高標準倉庫、冷庫及配套物流系統的建設。項目的實施將有效完善中藥材產業鏈的“最后一公里”布局,有力推動中醫藥產業與大健康產業的協同發展,為區域產業融合樹立新的典范,也將成為十一建奮力奏響的助力產業發展的新序曲。

山河四季,奮進當時。從城市樓宇到山間風電,從鄉村道路到產業用房,十一建以機械與人員為音符,以鋼筋與水泥為譜、匠心與拼搏為曲,共同在這“三伏酷暑”奏響鏗鏘有力項目建設進行曲。未來,十一建將延續奮進姿態,以山河為卷、以汗水為墨,讓建設的號角響徹四季,持續譜寫與時代同頻的奮斗新樂章